識舊如新:
媒介史研究的新元素、新面向與新思想
媒介史研究意在打破過往新聞史連續的、整合的、工具性的研究取向,提出變化的、非連續性甚至是斷裂的、非本質論的、更具想象力的新媒介史書寫實踐。在對新媒介和舊媒介的歷史縱深討論中,媒介史研究越發關注媒介的物質性、異質性、中介性、實踐性、復現性等話題,以關系及空間的開放構想來豐富研究資源,并勾連起“跨文化”“跨系統”的中西交互。
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中西融合中立足本土、守正創新。黨的二十大正式提出“中國式現代化”,這既為未來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勾勒了藍圖,也是對既往百年歷程的路徑總結。沿著這一頂層思路,結合媒介史的演化過程,尤其是近代以來各類媒介在此間由嵌入到自生再到遍布的歷程,不僅能對相關史事的緣起因果把握益深,更有望藉此展現其特有的動力機制。從這個意義上,我們提出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面向——“中國式媒介化”,即中國社會交往形態乃至社會構成形態的“媒介化”,我們將其視為中國新聞史的研究對象,更是搭建學術框架的必需維度。
具體而言,作為路徑的“中國式媒介化”可凝聚為至少以下三方面的核心脈絡:(1)從世界范圍來看,居于“近代化(現代化)”浪潮之中的后發大國,各類媒介從被知曉到被接觸,再到被接受乃至內化為社會基本“裝置”的歷程,如何內生于“中國”的歷史與社會情境之中?(2)各種自身亦在持續演化的社會因素,如何結構性地影響這一過程的具體展開及其世界性意義?(3)作為成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動力和根本保障,中國共產黨在其百年征程中,是如何全方位、深層次地作用于中國社會媒介化過程的?
媒介史研究需要貫通媒介技術、傳播形態、歷史語境、理論邏輯和學科屬性的關系,以新元素、新面向、新思想來擘畫中國特色新聞傳播學的未來。
本屆論壇誠邀海內外同道師友,齊聚蓉城共同研討對話。會議同時將邀請資深專家為青年學者的論文進行指導,歡迎感興趣的學者惠賜佳作。
會議主題:
識舊如新:媒介史研究的新元素、新面向與新思想
會議時間:
2023年10月20日-22日
會議地點: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新聞學院、出版學院)
?。ㄋ拇ㄊ〕啥际形浜顓^望江路29號)
主辦單位:
中國新聞史學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新聞學院、出版學院)
承辦單位: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新聞學院、出版學院)
學術支持:
《新聞與傳播研究》《新聞春秋》《國際新聞界》《現代傳播》《新聞大學》《新聞記者》《社會科學戰線》《出版發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社會科學網
論文征集:
本次論壇以論文征集和評審的方式確定參會人員。所征集到的論文將組織專家組進行評審,據以確定參會名單,入選論文30篇左右。
征文選題
1.“中國式媒介化”的演化軌跡及動力機制
2.媒介史的書寫實踐、路徑取向與研究方法
3.物質性視野下的媒介史
4.異質性視野下的媒介史
5.中介性視野下的媒介史
6.關系視野中的媒介史
7.空間視野中的媒介史
8.媒介技術史
9.其他自擬選題
截稿時間
申請參會者須提交全文,論文全文截止時間為2023年8月20日。經專家評審后,對通過評審的論文作者發出正式邀請函。
論文要求
?。?)論文未以任何形式公開發表過;
?。?)論文字數不超過20000字;
?。?)論文格式以《新聞與傳播研究》規范為準;
?。?)來稿請注明作者工作單位、職稱和聯系方式。
會務聯絡方式
聯系人:駱世查;
手機:15608034358;
郵箱:hisforcj9th_scu 126.com
會務費用
本次論壇不收取任何會務費,參會人員往返交通費和住宿費自理。
參會回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