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期間,3月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到中文互聯網最大的問答社區參加參與“最高檢親自答”,就檢察機關企業合規改革試點工作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這是創新,更是創舉!這一舉措既符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適應網絡時代社會治理模式變化,不斷提升治國理政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也符合網絡社會和時代變化的趨勢。
我們知道,不同于工業時代,網絡社會運轉的基本邏輯已經發生很大變化,特別是有了移動互聯渠道和平臺之后,原來集中式的、壟斷式的、專業化的信息傳播模式和治理模式日益被多點式的、非壟斷化、非專業化的、自治的自媒體傳播模式以及與之相配套的治理模式所顛覆。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時代“社會治理模式正在從單向管理轉向雙向互動,從線下轉向線上線下融合,從單純的政府監管向更加注重社會協同治理轉變?!鄙鐣卫砟J饺找骐p向化、日益線上線下融合、日益各利益攸關方協同治理,這種轉變就需要整個社會對于信息及傳播系統作用與功能認知的徹底轉變。如今的網絡信息時代和智能傳播時代需要構建有效的信息傳播系統作為整個網絡社會的基礎設施,基于此,信息有效而快速地四通八達,高速而高效解決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一切問題,這樣才能有效提升治國理政能力和水平。做個形象的比喻,信息傳播系統之于網絡社會就如同神經系統之于人體的作用。信息傳播系統就是網絡社會的神經系統,負責通過各種神經觸突去傳播信息,實現生態系統的有效組織與自組織。
網絡時代和社會運轉的邏輯變化,給各行各業以及各級各類干部都提出了嚴峻挑戰,特別是在運用信息傳播這一社會神經系統進行有效治理方面,挑戰更加突出。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用四次“多次強調”、“多次說過”特別強調地指出了這種挑戰集中在幾個方面。
1 干部要有互聯網思維與互聯網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此次講話中指出“我還多次強調,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主動適應信息化要求、強化互聯網思維,善于學習和運用互聯網?!薄案骷夘I導干部要增強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不斷提高治國理政能力和水平。
他也多次提出“各級領導干部要學網、懂網、用網,積極謀劃、推動、引導互聯網發展?!薄耙獜娀ヂ摼W思維,利用互聯網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優勢,推進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會態勢、暢通溝通渠道、輔助決策施政?!?/p>
此次,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在向“兩會”代表線下做完工作報告后,就通過線上回答網民關切,順應網絡時代要求,體現了最高檢干部的互聯網意識,以及“學網、懂網、用網”能力,進而表現出互聯網時代的治國理政能力與水平。
2 干部對網絡安全及其對于治理的根本重要性的認識與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在此次講話中又指出,“我多次說過,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庇纱丝磥?,治理得好才可以長期執政,而長期執政是要基于和依靠互聯網的,而懂網用網能力強弱、互聯網治理水平高低又決定了網絡安全與否,網絡安全最終決定了國家安全。這種邏輯關系,深刻地指明了網絡時代國家與社會運轉的基本邏輯。
“要發揮網絡傳播互動、體驗、分享的優勢,聽民意、惠民生、解民憂,凝聚社會共識?!苯衲辍皟蓵逼陂g,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能夠直接與網民見面,線上直接溝通,正面直視社會熱點,正是問題導向、效果導向,以推進社會熱點解決的正確姿勢。每年“兩會”都是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期待能夠通過全過程民主大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多年來實踐的“代表通道”、“新聞發布會”等線下信息傳播有效,而當下和未來,更需要通過互聯網,進行線上的零距離、共時空、最直接的互動方式,這也是“兩會“政治傳播與社會傳播的創新方向。
3 干部對用戶的認識與洞察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指出,“我多次說過,人在哪兒,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就在哪兒,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新空間,那就也應該成為我們黨凝聚共識的新空間”。我們治理工作和溝通傳播工作的立足點和出發點都是“以人民為中心”,人們是治理服務的對象,是互聯網用戶,不了解用戶,就無法溝通和交流,從而也無法治理。
首先,干部要知曉“人都在哪里了?”答案就是人都上網了。截至2021年6月,我國的網民數量已經突破10億大關,達到了10.11億人。其中有10.07億人都是手機網民,比例高達99.6%。經過這幾年發展,特別是受疫情等影響,我國互聯網呈現出快速下沉化發展,網絡適老化、適小化日益加速,同時互聯網應用日益垂直化,加速智能化。
知乎以內容的思想性和話題的互動性為特色,是大量青年和專業人士活躍聚集的主流價值平臺。目前,知乎月活躍用戶已經突破1億,在青年群體、高端知識分子群體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知乎用戶呈現出年輕化、高學歷的鮮明特點,其中18-35歲用戶占比85%。最高檢知乎機構號擁有230多萬關注者,是知乎最大的政務機構號。
其次,干部還要知道網民的習性與性情。此次最高檢察長“親自答”活動打破了以往通稿式、單一化、單向溝通的傳播方式,改為互動式、多元化、雙向溝通的傳播模式,體現出政務傳播不僅“高大上”、而且“接地氣”的新形象、新特色。另外,政務傳播、網民互動中一定要凸顯出生動、親切、親民的特點,體現了尊重、平等的價值理念。最高檢察長“親自答”內容豐富、文風平實、如話家常,第一人稱網上作答、輕松的交流互動就是很好的溝通模式與文風和語態創新。
4 干部要追求傳播與溝通的效果,從而實現治國理政的正向有效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此次講話中最后一次強調,“我多次說過,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現在還要加一條,用得好是真本事?!边@是對各級各類干部懂網、用網的最終要求,也就是一切以效果為導向。用得好與不好,體現在會不會在線上與網民有效溝通,體現在溝通后網民的認知與態度有否發生變化,體現在溝通前后實際的治理狀態與效果有否改進與提升,體現在干部通過傳播與溝通,其治國理政能力有否增強等等。
簡言之,用得好不僅僅是說得好,互動得好,更重要的是治理得以改善,治理能力與水平得以提升。也就是說得好還要做得好,做得好還要說得好?!耙⒁庑麄魅罕?、教育群眾,用群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法開展工作,提高群眾思想覺悟,讓他們心熱起來、行動起來?!?/p>
社會治理是基礎,通過互聯網的社會發動是關鍵。今年3月9日10點,最高檢檢察長張軍在知乎回答網友關于「涉案企業合規改革試點」的相關問題,短短一小時,就有2000多位知乎網友贊同該回答。截至14點,該回答瀏覽量1162萬人次,83萬網友參與回答互動,其中近400條優質回答被網友廣泛點贊。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的重要講話中四個多次強調、多次說過,恰恰點題了傳播“五個W“中最關鍵的四個,即誰在說(who),干部在說;用什么說(what),用互聯網治理和說;對誰說(towhom),對人民(即網民、用戶)說;效果如何(whateffect),說的效果怎么樣。這個正是傳播的基本規律,在網絡時代也顛撲不破。因此,一定要遵循這個規律,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好的治理一定要有好的信息傳播神經系統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