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新聞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牽頭,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學與傳播學系為基礎,整合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媒體學院的教學資源,于2020年9月成立的“本-碩-博一體化”科教融合學院。目前,新聞傳播學院院長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胡正榮教授擔任。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是我國改革開放后最早幾個培養新聞學研究生的教育機構之一,40多年來形成了獨特的辦學模式。從這里走出的畢業生,后來很多成長為黨和國家高層次領導干部、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和領軍人才、中央主流媒體社長或總編輯;這里被譽為中國新聞界的“黃埔軍?!?。1983年獲新聞傳播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獲新聞傳播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經批準設立了博士后流動站,2018年獲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
學院目前擁有教師68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30人,博導14人、碩導49人。有現任與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召集人2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首席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1人,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1人,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擔任國內外權威期刊主編、副主編的學者5人;7人次擔任全國一級學會(協會)的副會長、常務理事。
專業與層級設置上形成了本、碩、博、博士后一體化培養體系。本科設有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兩個招生專業,均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碩士設有新聞學、傳播學兩個專業。博士設有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與數字傳播、廣告學與傳媒經濟學四個學科方向。另設有博士后流動站,以及與相關媒體單位聯合設立的多個博士后工作站。
學術研究基礎厚實,發展平臺寬廣。主辦有國內新聞傳播學領域頂級期刊《新聞與傳播研究》和其他五種定期出版物,在國內引領學科發展,在海外新聞傳播學界具有廣泛影響力。學院建有五個實驗室:全球影視與文化軟實力實驗室、中國輿情調查實驗室、融媒體實驗室、非線編實驗室、數據新聞與計算傳播實驗室;建有一個省部級研究中心:新媒體研究中心;建有九個所級或校級研究中心:政治傳播研究中心、媒體法研究中心、傳媒和青少年研究中心、創意傳播研究中心、傳媒發展研究中心、世界傳媒研究中心、傳媒調查中心、廣播影視研究中心、媒介傳播與青少年發展研究中心;建有兩個國情調研基地:江蘇張家港基地和湖北英山基地;建有一個智庫: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治理研究智庫輿情研究部。這些平臺和基地在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學科建設突出馬克思主義新聞學、跨文化傳播研究、新媒體研究等優勢專業,整合相近學科,形成了三大學科群:由馬克思主義新聞學、建設性新聞學、政治傳播、國家戰略傳播融合形成的“新時代新聞輿論研究”學科群,由新媒體研究、智能傳播、網絡傳播、計算傳播、數據新聞融合形成的“新媒體研究”學科群,由廣播電視學、影視文學、媒體融合研究、創意傳播融合形成的“融媒內容生產與創意傳播”學科群。三大學科群立足前沿領域,對標世界一流水平,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力爭在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新聞傳播學科方面取得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