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舉辦“新知讀書會”。來自2020級和2021級的碩士研究生共同研讀普里莫·萊維所著的《被淹沒和被拯救的》。
本期領讀人首先提出,對于受害者與迫害者的探討是貫穿于整本書的線索。被關押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極端體驗,使卷入其中的不同群體遭受肉體的壓迫或精神的羞恥。行為與自身先前一貫的對自我的認知產生分歧,從一個認知推斷出另一個對立的認知時產生的不適感,即認知失調,明顯體現于迫害者這一群體之中。迫害者將責任歸咎于外部因素獲取內心的平衡;受害者則“樂于忘記已經痊愈的一場重病”。作者以猶太人先遣隊和羅茲猶太隔離區的查伊姆·蘭科斯基為例,呈現了奧斯維辛的“灰色地帶”景觀,二元論的思維模式將限制對于奧斯威辛集中營的觀察與回憶。
討論環節主要圍繞迫害者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權力結構、勞動營與滅絕營的運作方式、知識分子在集中營的困境等問題展開。有同學認為,奧斯威辛集中營中“權力通??v容和鼓勵特權”。有同學提出,在權力的滲透和壓制之下 ,“靈魂是肉體的監獄”。有同學認為,在集中營環境下,有強健體魄勞動的農夫與缺乏必要勞動技能的知識分子表現出身份對調的現象。